在一個城市的唐人街中,紅色的燈籠在空蕩蕩的街道上搖擺,這些街道通常到處都是狂歡者。在另一個地方,雖然比平常少了很多,但還是擠進了烤豬肉乾,換上了紅包,吃起了罐子裡的脆皮鳳梨酥,場面幾乎與正常情況相似。
由于冠狀病毒的限制仍然限制了大流行一年的生命,許多人想慶祝農曆新年的慶祝活動,但是都沒有辦法。來看看兩個國家的農曆新年節慶,發現新加坡雖然比平時更柔和,但吉隆坡的情況卻完全荒涼。
在春節之前的幾天裡,我們在兩個城市中漫步,發現儘管居民相距僅約300公里,但他們如何迎來牛年卻存在著巨大差異。街道上的對比反映了兩國在控制疫情方面所處的位置。
馬來西亞的病例本月初才達到頂峰,醫療措施使唐人街陷入相對停頓。在新加坡,幾乎已經控制了疫情,新加坡的情況並不那麼嚴格,很多人都喜歡這個農曆新年的假期。
街頭裝飾
新加坡的農曆新年裝飾明顯豐富,而馬來西亞則很少。
在新加坡,唐人街的街道上排著十二生肖,特別是黃牛雕像,但裝飾大多限於吉隆坡的紅燈籠和通過Pavilion商場的LED屏幕“充電”的超頂3D公牛。
在新加坡的購物中心中,節日氣氛被大大縮小,大多數裝飾品(通常是幸運神鵰像和吉祥的問候)都擺在入口等單個位置。
人群
在那之前,新加坡唐人街的人群回到了疫情之前的水平,街上人都在逛逛美食和裝飾品。吉隆坡的街道比較安靜,那裡的人們被禁止旅行到他們居住的地方超過10公里。
新加坡令人擔憂的人群導致了更高的人群控制措施,並拉緊了節日燈飾。政府還限制住戶每天容納不超過八人,來賓只能進行兩次家訪,更不用說沉悶的繁榮投擲。
在吉隆坡,今天允許多達15個彼此靠近的家庭成員聚在一起吃團圓飯。自從由於封鎖而關閉以來,吉隆坡的寺廟一直農曆新年期間都很安靜。
生意對新加坡有利,但對吉隆坡不利
吉隆坡的唐人街非常安靜,除了在茨廠街上賣節日裝飾品的商店以外,所有商店都關門了。這是最後一分鐘購物的唯一實體,攤販們靜靜地坐在他們的攤位旁,而不是像平常那樣招呼路人。
回到新加坡後,平常的人群湧向著名商店,那裡出售節日主食,例如烤豬肉乾,鳳梨酥和大蝦餅乾。火鍋和點心餐廳對企業和服務團體開放,每個限制多達八個,可見有更多合規官來監視人們是否違反健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