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星期二在南部城市高雄宣布了國產潛艇的生產,這是在與中國的緊張局勢加劇時台灣的防務戰略邁出的一步。
蔡英文說:“這艘潛艇是我們海軍發展不對稱戰爭,威嚇和封鎖敵艦從台灣主島附近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隨著潛艇建造及其未來委員會的建設,我們當然會讓全世界知道我們在捍衛主權方面的堅持。
蔡英文將提高台灣本土防禦能力作為其防禦政策的核心支柱,最近她通過生產新型教練噴氣機重新啟動了軍用航空業,並通過利用該島的高科技產業推動了更複雜系統的開發。
同時,她獲得了美國的批准,購買了數十億美元的武器,包括升級後的F-16戰鬥機,武裝無人機,火箭系統和能夠擊中船隻和地面目標的魚叉導彈。
中國將台灣視為其領土的一個獨立省份,並且由於經濟和政治誘因收效甚微,一直在加大威脅以武力控制台灣。今年,中國加強了對台灣的軍事演習,幾乎每天都向台灣2400萬人的島嶼飛行戰鬥機和偵察機,該島位於中國海峽兩岸160公里(100英里),橫跨台灣海峽。
在北京近年來通過利用經濟和外交威脅成功阻止其從國外購買此類艇之後,台灣轉向了建造自己的潛艇的昂貴且費時的任務。
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有能力製造用於現代戰爭的潛艇,而台灣邁向這一步的步伐已經花費了多年。據報導,儘管中國遇到了障礙,但台灣潛艇的設計還是藉鑑了外國的專業知識。
台灣最大的造船商CSBC Corp.是台灣最大的造船廠,部分為政府所有。該公司與武器開發商國立中山科學技術研究院合作,於2017年獲得了設計和建造潛艇的合同。
計劃要求建造八艘本土潛艇,估計費用超過160億美元,第一艘潛艇將於2024年完工。該項目已經對其成本提出了批評,設計階段本身估計耗資約30億新台幣(1億美元)。
CSBC董事長表示,該潛艇已經進入設計階段四年,克服了各種無法向公眾揭示的困難。中國不願承認台灣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的蔡英文某表示,該計劃是一場鬥爭,但她表示,她的政府不會受到阻撓。
蔡英文在台說:“走在歷史上政府從未走過的道路上,存在各種各樣的挑戰,我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疑問,但是挑戰和疑問不會打敗我們。
立法者,國防部長,設計團隊成員以及事實上的美國駐台灣大使(Brent Christensen)都在南部港口城市CSBC的造船廠參加了儀式。
儘管華盛頓與該島民選政府沒有正式關係,但它仍然是其主要盟友,美國法律要求政府確保台灣能夠保衛自己。近年來,到該島的武器銷售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所增加,特別是在特朗普政府領導下。
面對潛在的中國敵人,他們在導彈,士兵,輪船和飛機上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台灣一直在努力確保自己的人民以及美國能夠並願意保衛自己。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常備軍,約有200萬成員,擁有最大的海軍,約有350艘船,其中包括兩艘航空母艦和約56艘潛艇。它還擁有大約2,000架戰鬥機和轟炸機以及1,250枚地面發射的彈道導彈,被認為是對抗台灣的關鍵戰略和心理武器。
台灣武裝力量只是這個數字的一小部分,其地面部隊大部分是短期應徵者,其艦隊總數只有86艘左右,其中大約一半用於沿海巡邏的導彈艇。
台灣海軍目前只有兩艘戰備型潛水艇,這是1980年代從荷蘭購買的Zwaardvis級潛艇的版本,此交易導致北京與海牙之間發生重大外交裂痕。